02 虚假宣传治理难度更大
先是怀疑和挑剔的表情,很不屑地把食物放进嘴里,然后突然,眉毛一扬,眼睛一睁,“哇——好——好——吃啊”,“这个软糯啊……啊呀,一股甘甜……真的不骗人,我以前不喜欢吃XX,直到今天吃到……”
这算夸张宣传吗?如果算,恐怕要关掉所有平台一半以上的直播间,为此确实给平台出了个大难题。
主观性还体现在口味因人而异。即使主播真的觉得好吃,但是中国那么多人,口味各异,也会有很大一群人觉得不好吃。
但问题已经非常紧迫,现在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在往内容转,内容电商已经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那么怎么定义“虚假宣传”,怎么监测与治理,变成一个共同的疑问扣在整个行业面前。
03 对电商行业的启示
三只羊的月饼,就是行业新问题的外露。
由于美诚月饼不是假货,有品牌,质量也是合格的,因此之前在淘宝、拼多多、网红的橱窗都上架了。当时的文案就是“擦边”香港,打造高端品牌幻觉,但是放在整个电商环境里,这个擦边不严重,各大平台都没处理。而且,当时就卖169元三盒(官网辟谣,一直是最低169元,否认有卖过59元三盒)。
直到三只羊直播间,直播后将影响放大,虚假宣传的质疑也同步而来,惹怒了舆论。不得不说,舆论监督是个好东西。如今,三只羊、交个朋友等涉及这款月饼的主播都要进行“一赔三”。与此同时,淘宝上美诚月饼的旗舰店已经偷偷下架,针对在货架电商渠道购买他家月饼的消费者(消费者由于买的不是假货,无法通过假货的名义维权,但是看了新闻,显然会觉得169三盒非常不值),美诚月饼和平台都没有赔偿方案。
还是该完整全面地看待直播电商这个新事物。
一方面,直播电商让虚假宣传这个难题更加显性。恰逢中国所有电商平台都在向内容化转型,新课题的治理难度着实不小。
另一方面,直播大流量的背后,也是更充分的监督。从各个管理部门到各个平台,甚至从带货主播到消费者,都是一个共识, 既然头部主播在直播间做了个人背书,就要有更大的责任 。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仅可以找厂家,还可以找主播,还有平台。其实也是多了一重保障。
无论假货,还是虚假宣传,从商品买卖诞生之初便存在了。还在电视时代,新华社就总结虚假广告三大招:明星+PS、患者现身编故事、“名医”推荐。
三只羊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另外一个启发是,消费者对内容电商平台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商品品质高,还要求带货内容也有高标准,而对传统电商平台主要的要求就是商品品质。
因为直播的关注度比货架高太多,人们对于平台的要求也就更高。更高的标准,不仅是对商品保质保量的底线要求,还有对内容质量、准确的要求,甚至包括对自己的情感投射得到圆满回应的要求。
和其他平台治理假货一样,抖音和快手一直以来也都在对虚假宣传重拳出击。比如,抖音在制度方面,除了创作者管理总则里提及严禁虚假宣传,还制定了专项的虚假治理细则,归纳了功效虚假、产地虚假等11种情形和处罚规则。
我倒觉得,无论是这次三只羊塌房,还是之前的李佳琦“ 79元的眉笔哪里贵了?”,暴露出来,被公众严厉批评是好事,主播行业太需要这样的大震慑。
最后,对于头部主播而言还是要有敬畏之心,无论是三只羊还是辛巴、李佳琦,既然选择了直播带货这个职业就应该尊重商业规则,契约精神,尤其是作为内容电商红利的享有者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行业规范的典范。
同时,对商家而言也是一个十足的警示。不要只馋直播间的滔天流量,流量大的背后,也是监督与社会责任—— 主播的高关注度带来的社会舆论监督,也正好提供了平台监督之外的有力补充。找主播带货,就是每个夜晚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你的产品,盯着你的公司 。你之前在货架电商搞搞擦边偷偷出货,没人注意你没人管你,一上大直播间,千万双眼睛盯着,如果有问题,立刻揭露你的问题,让你灰飞烟灭。
三只羊的危机,是电商治理的一小步,三只羊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如果经历此次事件,能引发了整个行业严肃冷峻的思考。这才是这个事件本身对我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