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财联社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包括诺和诺德的Ozempic和礼来的Mounjaro在内的GLP-1类畅销减肥神药存在重大副作用,可能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的视力损害问题。事件引发媒体及公众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对药物副作用及潜在风险进行报道,舆论场聚焦减肥药安全性进行热议,舆情热度不断攀升,诺和诺德受此影响股价下跌严重。
据悉,《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曾有刊文于2024年7月,指出“诺和诺德Wegovy和Ozempic的活性成分——司美格鲁肽,可能与一种名为非动脉性炎症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存在关联”。2025年1月,再次发布最新研究结果,指出“涉及9例美国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在服药后出现失明、视网膜血管受损、视神经肿胀等严重症状”。
信息分析发现
药品质量事关公众身体健康权益,一直以来都是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此前,诺和诺德“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华上市后备受追捧,公众期待值极高。本次减肥神药被曝严重副作用,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话题,公众讨论角度较为多元,多数公众质疑药物安全性、担心药物潜在风险、指责药企不负责任,也有部分进行理性分析,认为研究样本代表性不足,呼吁患者谨慎用药且选择健康减肥方式,整体来看,公众质疑、担忧等负面情绪显著;
药品质量安全与药企声誉、市场份额与股价之间存在复杂且紧密的联系。失明副作用曝光后,相关药企股价迅速下跌,此外,公众质疑声量对于企业声誉、市场竞争力以及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影响,建议企业重视药物安全性、做好药物副作用深入研究及长期监测,确保药品质量,同时做好用药使用说明及风险提示,规避触碰法律风险;
药物副作用曝光对市场份额、股价影响显著,企业的回应速度与方式对缓解舆情负面影响极为重要,截至目前,相关企业并未作出明确回应,公众关切未解决,建议企业完善应对机制,面对负面舆情及时发布声明、说明情况或澄清事实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负面反应。
舆情传播走势及脉络梳理
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12日00:00至2025年2月16日23:59.全网涉及“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Ozempic等药物可致失明”“诺和诺德股价闪崩”等信息累计传播近千篇,媒体及公众高度关注,舆论话题聚焦药物副作用、用药安全、药企声誉、监管力度、补救措施及潜在风险进行热议,舆论场担忧、恐慌等负面情绪显著,舆情热度指数达10.27.
该事件脉络如下:
2月12日15时左右,财联社报道,“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研究发现Ozempic等药物或可致失明”,事件引发公众关注;
2月12日17时左右,格隆汇信息显示,美股异动,诺和诺德盘前跌1.7%,股价波动引发市场关注;
2月12日21时左右,金融界、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纷纷转发报道,加速舆情扩散,药物安全引热议,舆论声量到达峰值;
2月12日23时左右,格隆汇信息显示,诺和诺德股价持续下跌,跌超3%,行业关注提高,引发舆论声量小范围波动;
2月14日20时左右,蓝鲸新闻报道文章《热门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可致失明?千亿市场生变,诺和诺德、礼来慌了》,对司美格鲁肽能否问鼎全球“药王”进行分析,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2月15日17时左右,第一财经网对“减肥神药或致失明”事件进行衍生话题报道,文章《“百亿美元分子”榜单再扩容,全球药企TOP10重新洗》表示,随着礼来和诺和诺德对替尔泊肽及司美格鲁肽的产能扩张,2025年的药王天花板将被会进一步抬高,相关内容引发市场对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企业的关注。
各方观点
媒体
整体来看,媒体参与讨论的程度较低,主要在于转发扩散副作用可致“失明”信息、关注药企股价波动为主。
(一)转发扩散副作用可“致盲”信息为主,关注药物风险,呼吁谨慎用药
金融界: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研究发现Ozempic等药物或可致失明
GLP-1药物被视为治疗糖尿病领域的王者,在出色的减重效果以及可验证的降低心脏病、焦虑症等意外作用后,该类药物在过去两年内成为市场竞相热捧的焦点,据一份最新研究发现,新型减肥药可能导致使用者失明,专家表示,虽然尚无法解释导致这种副作用的具体原因,但像Ozempic这样快速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可能会损害到眼周血管,从而导致视力丧失;
健康舵手: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竟然让人失明?真相是什么!
目前尚未能明确这些药物与眼部并发症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有肥胖问题的人群,司美格鲁肽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的减肥效果显著,但其潜在的眼部风险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你正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或考虑开始使用,建议与专业医生沟通,共享你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合你的健康方案。身体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维护其健康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与努力;
静心知养:
尽管Ozempic在短期内能有效降低体重、控制糖尿病,然而过于急功近利的减肥方式可能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健康代价。尤其是当这种代价涉及到“失明”这样严重的后果时,问题显得更加严峻。快速减肥的代价是隐性健康风险,追求快速减肥的背后隐藏着普遍的急功近利心态,我们更应该理智看待减肥和药物的关系,保持健康、科学减肥,才是实现理想体态和幸福生活的真正道路;
(二)关注相关药企股价问题
格隆汇APP:美股异动|诺和诺德盘前跌1.7% 研究发现Ozempic等药物或可致失明;
格隆汇APP:美股异动|诺和诺德跌超3% 研究发现Ozempic等药物或可致失明;
贵州经济频道: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诺和诺德股价闪崩;
风口财经:重磅突发!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Ozempic等药物或致失明,诺和诺德股价闪崩;
(三)热议相关药企及其减肥药物未来发展等衍生性话题
蓝鲸新闻:
礼来公司和诺和诺德一直被业内称为“减肥药双雄”。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作为该公司研发的第二代重磅降糖减肥产品真正让“无痛减肥”出圈,也带火了GLP-1类药物这个赛道。随着礼来替尔泊肽多项适应症在全球市场陆续获批及商业化的推进,全球“药王”赛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此外,国际上,除了诺和诺德和礼来,勃林格殷格翰、安进、罗氏等公司都在布局该领域,而在国内,GLP-1类减肥药的竞争也正在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一财经:
从Lipitor 开始,全球药王已经到了第四代,最高纪录的保持者为辉瑞的新冠疫苗Comirnaty所创下的403.41亿美元。随着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药物的强势增长,这一纪录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但司美格鲁肽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具备巨大潜力的礼来替尔泊肽,目前,礼来和诺和诺德都还在加大投资提升产能,随着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产能扩张,2025年的药王天花板将被会进一步抬高;
韭菜财经:
司美可是被马斯克带火的“躺瘦”神器,不少人为了瘦身,不惜花大价钱注射。如今,权威机构明确证实其副作用(肠胃不适、阳痿、失明等),无疑给我国超过半数的肥胖/超重人群泼了一盆冷水。但是转机已经出现,新华网消息报道,中国科研团队经过三年自主研发的“瘦身菌”AKK001.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其口服成果在江浙沪地区迅速走红,AKK001在减重领域“试水”成功,为国产“躺瘦科技”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期待;
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
(一)关于药物致病机制
多数行业专家:目前具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药物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可能对眼周血管产生损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吴晞:国外有些论文中确实提示有眼部出现不良反应风险等问题,有可能和注射GLP-1类药物之后,血糖波动增大有关,此外,也和国外大部分使用者体重较大,使用剂量较大、加药较为快速有关,国内使用GLP-1类药物的人群还是以年轻人较多,所以目前来说鲜少见到眼部副作用相关报道;
(二)关于如何防范、避免用药风险
多数行业专家:不建议患者盲目停药,强调如出现视力变化时,及时就医是最重要的步骤,建议开展上市后调查,准确地评估眼部不良反应情况,深入研究药物与视力之间的关联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吴晞:对于如何避免眼部副作用发生,还是要缓慢加量,即从小剂量开始再进入下一个剂量梯度,第二要定期做眼部检查;
Norah S. Lincoff 博士:如果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应立即联系眼科医生。同时,由于 GLP-1 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益处,患者不应自行停药,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寻求其他替代疗法;
网友
整个舆论场来看,舆论观点较为多元,多数公众对药物安全产生担忧与质疑,同时,企业跨国属性加剧公众负面情绪;部分公众理性看待研究结果,对研究样本代表性存疑;少数公众呼吁采取健康减肥方式,探讨减肥药行业发展话题。
(一)担忧、不满药物副作用,质疑药企责任感
我早就说什么西药都有很大的副作用,看看降压降糖,一吃你就一辈子别想戒,上瘾性
可怕
不敢再打第二针、后悔跟风减肥
你没看清资本逐利背后的贪婪,为利益不顾一切,致他人生命于不顾。
再治眼睛呗,不就是这样 ,继续花钱
减肥神药,瞎了也不奇怪
这一扒,老美底裤都漏了这的寒了多少老美的心
我用了司美格鲁肽眼睛就不舒服,停了就好了
那些造假的人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二)理性看待研究结果,质疑研究样本代表性
诺和诺德这跤摔得不轻,不过药物副作用得长期临床验证,先别太慌,看看后续研究咋说
还好吧,里面的说有写对眼底会有影响,不能长用,减下来,胰某素症状缓解后就要停了
司美格鲁肽在定义为有减肥效果之前一直是糖尿病的一线用药,60年了,60年的临床你这一句话就说失明?
700万以上人用药,一个出现失明能说明什么
你们怎么都是信口开河惯了吗?艾本那肽三期临床试验总共不到460人,还有一半是安慰剂组,用药组230人左右,哪里来的2000人试验
新技术在解决一项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另一个问题。科研技术一直都在路上
(三)呼吁健康减肥,谨慎选择减肥类药物
低碳水饮食有益健康,严格控糖,优质蛋白,多吃饱和脂肪,饮食进行体重管理、血糖控制、血压控制
还敢吃吗?懒惰的代价,运动不好吗?
在病态减肥和失明之间,请作出选择
大家尽量不要吃减肥药,有致使失明的危险,控制好血糖不用减肥
(四)热议减肥药行业衍生话题
完了,重创创新药
减肥药竟存如此风险,这让减肥人士如何抉择!市场变幻,药企可要好好应对
重大利好!报道的那几个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失明 翰宇药业的利拉鲁肽将破土而出,看下美国的经销商HIKMA的每天向上的股价就知道了,一枝独秀,洗盘阶段。大家拿好筹码
风险研判
用药安全引质疑,舆论压力加大,企业遭受信任危机:失明关乎公众健康权益,公众高度关注,副作用引发舆论热议,质疑药物安全及谴责企业忽视消费者健康,同时,随着媒体平台的介入,药品副作用分析及用药安全类报道加大公众对涉事企业的负面情绪,企业面对患者和公众的舆论压力将加大,企业公信力严重受损;
企业声誉受损:Ozempic等药物因其显著的减重和糖尿病治疗效果而备受市场追捧,本次致盲严重副作用的曝光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甚至部分公众质疑企业为营销提高销量而隐瞒副作用严重性,将严重影响企业长期以来的品牌形象;
市场份额减少,股价下跌,动摇投资者信心,影响企业战略布局:目前,诺和诺德因该份研究结果已出现股价大幅下跌情况,若股价持续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对GLP-1类药物市场前景的担忧,影响投资者信心,同时,随着多家药企纷纷布局减肥药赛道,消费者或转向其他药企,将造成客户流失,市场份额缩减,长期来看,还可能对企业的战略布局产生负面影响;
消费者维权、集体诉讼等法律风险加大:减肥药物被曝光严重副作用,部分消费者可能因恐慌而停药,若致盲副作用被证实,将引发正在使用或已使用过该药品的消费者进行权益维护,且因该药品使用群体较多,企业将面临集体诉讼,涉事企业需承担较大的赔偿、产品召回等法律及财务风险;
企业被监管压力加大:相关研究结果将引发监管部门对GLP-1类药物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估,监督管理将更为严格,同时企业投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舆情应对管理压力加大:减肥神药一直以来拥有高度公众关注度,副作用曝光后,涉事企业并未进行明确回应,舆论仍在发酵,因目前研究结果存在争议,证据不足,企业回应也需要谨慎思考,盲目回应或扩大舆情关注度,因此,企业面临的舆情应对压力较大。
启示建议
建议企业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加强与消费者沟通:目前,涉事企业还未做出回应,减肥神药致视力失明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公众质疑、恐慌情绪蔓延,建议企业主动公开目前药物副作用研究进程、发布权威信息、与医学专家合作解释风险、安抚患者情绪,并为已使用药品的消费者提供视力筛查,同时,应及时提醒患者切勿恐慌停药,避免突然停药引发不适;
加强媒体沟通,平衡媒体报道,引导舆论缓解公众恐慌:企业通过自身媒体资源库,传播报道药物研究情况以及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减肥药效果及风险性文章,平衡媒体负面报道,降低形象负面损害,同时,避免副作用信息传播,引发公众过度恐慌;
加强药物副作用研究与使用监测,避免药物安全引争议:药品安全事关公众健康权益,药物质量不容忽视,目前研究并未明确指出损害视力问题的机制,建议企业及科研机构加强对GLP-1类药物的长期监测、加深对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副作用的具体成因,及时解决药品安全隐患,全面评估药物安全性;
完善信息披露,优化药物使用说明,规避法律风险: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存在使用风险性,建议企业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使用副作用及潜在风险,并通过多渠道告知患者药品注意事项,加深患者自身敏感度,及时做好自身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做好法律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