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关注猎奇和新鲜事物,而低俗炒作往往能迅速吸引眼球,带来流量红利。在流量驱动及平台默认下低俗主播屡禁不止,无底线的视频在互联网热传带来多方不良影响,网民呼吁监管部门、平台落实相关责任。当个体行为挑战了公众的正向认知、影响了正常的公共秩序,这股无底线的低俗之风就应该被吹散。
舆情概述
近一年来,国内再次发生多起网红依靠虚假摆拍、剧本直播博流量事件,引发舆论批判,多数网民要求全网永久封禁类似低俗网红。
网红祁天道策划直播低俗视频被行拘。网红祁天道在三亚户外直播时,为博取眼球盯着女游客的臀部看,随后拿烤鱿鱼的竹签子捅女游客臀部,引起多数网民不满。12月4日,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祁天道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雇佣女演员配合摆拍,制造“户外偶遇”情节进行低俗直播,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涉事账号已被封禁。
靠盯车模走红的“条纹哥”被封号。近期,因在广东车展“凝视女模特”,一名被称为“条纹哥”的男子走红网络,受到关注的同时,其行为也引发了争议。11月21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下属商业模特委员会发文,称“条纹哥”的行为属于低俗炒作,严重违背了时尚行业所秉持的高雅格调以及公序良俗原则,并规劝模特不要配合。目前“条纹哥”的账号显示已被平台封禁。
网红博主拍视频挑战吃猪饲料。近日,有278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孔羽丰(网名:大王孔留可)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要挑战用最少的钱维持生活,她按照网上的建议吃起了猪饲料(每天只用3元)。律师表示,该博主的行为不违法,但这种疑似博流量的行为有违规之嫌。
网红王红权星因炫富被全平台封禁。百万网红王红权星以展示奢华生活方式迅速在网络上积累人气,但因其频繁发布炫富内容和在直播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误导了消费者和粉丝,引发广泛争议。此外,他还涉嫌利用社交平台进行非法活动,如利用粉丝资源进行商业欺诈等。5月,其账号被多平台封禁。
网红张美丽直播时多次使用污言秽语被逮捕。陕西绥德某网络主播张美丽因在直播过程中辱骂自己母亲后在网络上快速走红,其在直播过程中装疯卖傻、利用网络制造话题随意谩骂侮辱他人。随着网红身价的不断提升,这名网红以绥德代言人自居,不仅吃“霸王餐”,还乘坐交通工具不给钱、强行打广告、随意辱骂他人,强拿硬要寻衅滋事。期间,榆林范围内的部分网络主播为达到涨粉带货敛财效果,雇佣张美丽直播、恶意挑逗张美丽骂人、同张美丽合拍低俗不雅视频等方式直播。2月2日,张美丽被绥德县公安局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执行逮捕,5名参与雇佣张美丽进行低俗直播相关人员被依法行政处罚。
三只羊旗下主播带货时作出不当言行。2023年3月14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消费者网等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报告在不文明带货问题案例中提到,三只羊旗下主播“红绿灯的黄”在直播间带货美妆品牌时,女主播披头散发、表情狰狞,叉开腿蹲在桌上,姿势非常不雅,还摆出一字马的造型,“把卫生巾掏出来”、马桶刷刷牙等低俗言论,也引发了网民不适。
网红二驴在直播期间策划绑架案被封禁。2023年,网曝主播“二驴”在山东青岛户外直播途中被绑架殴打,事件引发关注。同年8月18日,青岛警方发布警情通报,8月16日晚,某网络主播在青岛市市北区直播时,为赚取流量、吸引粉丝,编造剧本进行摆拍直播,引发网民关注。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对相关当事人依法予以处罚,其账号已被平台无限期封禁。
舆情观察
流量驱动下低俗主播屡禁不止。互联网时代,流量往往意味着经济利益。一些网络主播、网红机构为了吸引流量和利益,不惜采取含有低俗、软色情、暴力、性骚扰等有害信息的内容作为“引流密码”,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博取眼球,各种奇葩行径成了争夺流量的“制胜法宝”。不少网红坚信“越是剑走偏锋越能吸引眼球”,将低俗“擦边”视为作为获利捷径,在“利”字面前丧失道德和法律底线。这种流量红利往往以牺牲社会道德和个体尊严为代价,与大众朴素情感和道德伦理相悖。从“条纹哥”到“祁天道”,从“秦朗巴黎丢作业”到“瑞士卷事件”,互联网从不缺乏“无底线”式制造热点博流量的行为。这些网红冒着随时遭封号、被处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只需要换个马甲或平台又可以“卷土重来”。分析认为,一些低俗内容往往能精准踩中部分观众情绪燃点,这些低成本、无需思考的内容在观众生活中充当“解压”的作用,由此陷入“观众喜欢—网红获利—内容升级”的恶性循环中。
部分网红德不配位埋下隐患。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孵化了不少网红,但这些网红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缺乏对他人基本的尊重,文明素养堪忧。搜索之前报道发现,祁天道其实已是“二进宫”,其账号在2019年因涉嫌诈骗被封禁过,2021年出狱后平台账号就悄然解封,于2022年高调宣布“回归”。信息显示,祁天道复出且再次翻红离不开网红“散打哥”(疑似与快手平台发生纠纷后被永久封禁)“辛巴”(多次因直播售假被封)“二驴”在背后助力。在某些社交平台上,账号被封禁后又以种种形式“复出”的大网红不在少数,这些网红密切合作,复出后抱团引流,构成了一个利益圈。但由此埋下的隐患就是,如此人品低下、道德败坏的人即使犯错,也能在其他劣迹网红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获得与认知水平并不匹配的关注和影响力。据潮新闻报道,警察要求祁天道配合调查在直播中用竹签骚扰女性一事时,祁天道竟然不清楚为何,还自曝“女游客”是自己安排的人。祁天道似乎并不认为这样做是违背道德伦理的,只认为是一种“玩笑”、“打趣”,体现出其对法律缺乏敬畏,对行为边界认知模糊。
低俗主播盛行带来不良影响。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主播通常是几百万粉甚至千万粉级别的大网红,作为公众人物,本应承担着发挥正能量示范作用的社会责任,但却为了流量在直播间肆意发布低俗言论、作出不雅举动甚至不惜辱骂自己亲生父母,或是通过发布炫富视频求取关注,这种恶劣行径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传播了不良风气,极易滋生拜金主义、暴力元素等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甚至导致泛滥情况发生。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在网络空间形成一股“歪风邪气”,引发部分网络主播争相效仿。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低俗的炒作行为更是对公众价值观的冲击和扭曲。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类似“祁天道”“二驴”“张美丽”这种自导自演式的网红剧情内容看似无实质伤害,但传递出去的却是真真切切的不良价值观。若未成年人长期浸润在这样的情节演绎中,真相与谎言的边界模糊,情绪输出碾压了独立思考,恐怕会导致其三观扭曲,造成严重后果。劣质短视频被大量搬运和量产,不仅带来“信息茧房”,更带来“感官茧房”“情绪茧房”,让人沉迷于各种恶搞和擦边之中不能自拔。
平台助纣为虐成为背后推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算法是提升信息获取效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有力工具,但一些平台的推荐规则或者说“算法”会赋予这类低俗、炫富、造假类主题帖子流量,而发帖者恰恰需要用这些流量推销产品和服务。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品牌和用户,获取相关利益,与主播处于共生关系的平台甚至主动给低俗视频或直播推流。所以,此类违背公序良俗的视频或直播能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平台的放纵、不作为也起到助推作用。“祁天道”事件中,在明知涉事主播涉嫌违规的情况下,平台仅将其直播间封禁15天的做法引来多个网民发声抵制,认为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罚”不仅起不到警示和惩戒作用,还会因违法成本低进一步刺激主播的群体效仿行为。此外,据上游新闻报道,10月以来,多名大网红以不同方式宣布“复出”引网民关注,如多次虚假宣传被封号的主播辛巴、涉虚假宣传要赔1.5亿元的美妆一哥骆王宇以及被短视频平台宣布“无限期封号”的网红二驴,在这背后必然有直播平台的默认许可。舆论要求对于性质严重、多次出现问题且屡教不改的主播,应当封禁账号并纳入相关名单禁止其换号等形式再度开播。
网民呼吁多方加强联动治理。近年来,有关部门狠抓网络内容生态治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量低俗网红偃旗息鼓。但由于低俗主播的种种行为虽然令人不耻,但也仅限于违背社会公德,没有构成刑事犯罪,最多只会被执法部门行政拘留。加上法律对低俗内容的界定和处罚力度有限,使得低俗炒作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在此背景下,一些网红才在高压整治之下游走在“红线”边缘,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公然践踏公序良俗、触碰法律底线。治疗“顽疾”还需用猛药,网民呼吁,各部门应联合平台,对那些破坏规则、长期靠低俗内容“吃饭”的主播祭出处罚手段,且要罚到位、罚到痛处、罚出应有的惩戒和警示作用。只有让劣迹主播感到切肤之痛,才能改变“黑红也是红”的流量逻辑,从而塑造一个清朗网络环境。
工作建议
网红主播为博流量无下限的危害有目共睹,结合当下直播行业存在的多个问题以及舆论期待,从平台、监管部门、网民、主播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平台提高信息审核标准和力度,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对于低俗直播、视频进行限流关停。同时完善平台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的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二是网民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审美水平,自觉抵制低俗劣质内容,在发现有害信息或低俗内容时,善于利用平台举报机制,让低俗主播无“利”可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三是加强对各类账号的管理,通过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主播实施跨平台封禁,彻底切断其获利途径。引导平台网红提升个人行为素养,做到知法懂法,承担公众人物的责任。四是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网红行业的监管和引导,从严打击和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夯实平台的主体责任,督促行业制定行为规范和准则,逐步形成事前监督、事中处罚、事后追责的全流程全环节监管机制。